在探究泰山啤酒是否赴港IPO的背后,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些
原标题:在探究泰山啤酒是探究泰山否赴港IPO的背后,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些 来源:华夏酒报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啤酒实施,酒企A股上市之路或被切断已成行业共识。否赴受此影响,港I该关借壳或者转战港股成为酒企寻求上市的后们还新出路。但赴港IPO就一定“真香”吗?探究泰山 这两天,有关泰山啤酒准备赴港IPO的啤酒传闻引发了酒圈儿的高度关注。 事实上,否赴每每涉及到有酒企拟上市的港I该关话题,都会迎来全行业的后们还“围观”。毕竟近两年,探究泰山除了海伦司、啤酒分别在香港和北京主板挂牌上市外,否赴一直未见有酒类生产企业成功登上资本市场。港I该关 因此,后们还作为原浆啤酒界的“扛把子”,一旦泰山啤酒成功实现赴港上市,对行业来说都有利好。 对此,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在接受《华夏酒报》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如果消息属实,泰山啤酒赴港上市还是蛮值得期待的。 “毕竟这么多年,啤酒行业总算是有一个新的品牌,或者说是一个新消费的品牌能够上市融资,也算‘上岸’了。”方刚指出,这是对啤酒行业新生力量的一种鼓励、一种认可和一剂强心针。 夹缝中向阳而生 自2013年,啤酒行业进入产量“见顶”、市场存量竞争的时代后,就开启了“跌跌不休”模式。直到2021年,才打破连续8年负增长的魔咒。但经过头部企业多年来的“跑马圈地”,行业大洗牌,最终被五大龙头企业占据了70%的市场份额。在此影响下,中小企业想要突出重围,泛全国化逆势翻盘,真的是“南上加南”。 但泰山啤酒做到了! 据山东泰山啤酒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显示,依靠“原浆啤酒差异化定位”+“7天原浆拳头产品”+“专营模式”+“7天运营模式”+“粉丝大数据”5大法宝,截至2023年1月18日,泰山啤酒在全国28个省市落地了3200家专营店。 值得关注的是,与其他酒厂相比,泰山啤酒自主完成了产品研发生产、渠道建设和物流体系搭建。用其董事长陈成稳的话来说,在高端化的行业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,泰山啤酒早已提前布局,成为原浆啤酒细分赛道的领军者了。所以,业界常会将泰山啤酒当作“夹缝中向阳而生”的典型代表。 另据《华夏酒报》记者从市场层面了解到,泰山啤酒多年来整体运转良性,代理商渠道利润不错,酒厂业绩也很可观。公开资料显示,2016年至2020年,泰山啤酒连年实现业绩翻倍,不仅没有产能过剩,还出现了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。因此,2021年10月,泰山啤酒在广东佛山启动了首个卫星工厂建设。据悉,该项目占地面积60多亩,预计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0万吨/年。 2月20日,以“7心协力 粤战粤勇”为主题的2023年泰山原浆啤酒华南市场战略动员会在广东东莞召开。会上,泰山啤酒广东大区经理何首发表示,佛山工厂计划于今年投产运行,将有效实现华南市场的全覆盖。 显然,泰山啤酒“让消费者喝上新鲜啤酒” 的使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。 赴港上市或许是必然 尽管历经40多年的发展,泰山啤酒早已成长为行业里的一匹黑马。但不得不说的是,相比寡头们,其仍然还略显“娇小”。并且因为工厂建设,“千城万店”布局等规划都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去赋能,2019年,泰山啤酒开启了融资。 先是引入具有国资背景的泰安市泰鹰财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以下简称“泰鹰投资”)作为股东;两年后,民间资本——华文资本(CMC)与信金资本也加入进来,在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,也使得泰鹰投资退出了股东序列。 因此,对于已经没有国资背景的泰山啤酒来说,想要打开新的增量空间,势必需要更多的资本介入。 IPO或许就是最好的平台。 “就是因为牌子比较小,做不大,一定要通过IPO去增强它的综合实力,才会有更多的资金跟资源进行一些全国化的布局。我觉得泰山啤酒赴港IPO的想法是没有错的,港股上市整体门槛偏低,对企业来说,还是有机会的。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《华夏酒报》记者说道。 眼下,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实施,酒企A股上市之路或被切断已成行业共识。受此影响,借壳或者转战港股成为酒企寻求上市的新出路。于是我们看到,今年春节前,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率先披露港股招股书。 但赴港IPO就一定“真香”吗? 现实是,港股比A股更加“骨感”。 很多人可能没有关注到,“交白卷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并不少见,特别是那些在港股上市的中小规模企业,有些交易日,K线是没有任何波动的。 以近期引发股民关注的银行股为例。据统计,自2022年11月29日至今,威海银行(09677.HK)已经连续超过60个交易日零成交;在此之前,有一模一样遭遇的是泸州银行。此外,还有中原银行、广州农商银行、晋商银行、九台农商银行、九江银行、贵州银行等先后都在港股上出现过零成交。 再具体到酒企在H股的表现,也远不及A股的上市酒企们。 截至3月3日收盘,港股酒企第一股是华润啤酒,报收60.850港元/股;紧随其后的是百威亚太,报收23.750港元/股;接下来是海伦司,报收15.400港元/股。剩下的王朝酒业、怡园酒业、通天酒业的股票价格还不到0.5港元/股。 而A股上,股价排名前三的分别是,报收1818.04元/股;,报收275.58元/股;,报收275.15元/股。即便是“吊车尾”的,股价也停留在3.9元/股上。 要知道,在港股,一家上市公司成交开始趋向不活跃时,那么它就有机会进入越来越不活跃的“恶性循环中”。 此外,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,港交所近两年业绩有下滑且吸引力减弱的趋势。 财报显示,2021年,港交所共有98只新股上市,与上年同期的154家相比,减少36%。再从集资总额来看,2021年,港交所集资总额为3314亿港元,而上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002亿港元,跌幅为17%。 去年,港交所又出现了营收、净利润的“双降”。年报披露,2022年全年,港交所实现营业收入183.74亿港元,同比减少9%;实现净利润100.78亿港元,同比减少20%。 综合来看,港股上市门槛相对较低,发行架构多元化,对于融资渠道窄、补充资本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来说,更容易达成上市的目标。但港股IPO审核制度、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、投资者构成,终究与A股上市有所不同。如果赴港上市的企业自身实力不够,很有可能会落到没有投资商来凑的尴尬境地。 3月2日,香港证监会刚刚对外公布,香港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将于2023年3月20日正式推出,若投资者还未回复开户券商同意其转交个人身份信息,后续将只能卖出股票不能买入股票。 不过,今年春节期间,消费端不断出现利好消息已经让港股开始出现回调。据公开数据统计,2023年1月,港股市场共迎来10家企业上市,上市企业数远超去年同期的4家,审核进度也明显加快。希望这波“阳春”能够持续“向阳”,最终能惠及到赴港上市和已经登陆港交所的酒企身上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媒:2020年竞选失败后,美国歌手“侃爷”确认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
- 菲律宾举行新一届大选,赵立坚:中方祝贺
- 燕京U8依靠蔡徐坤借势大火,但它真的那么值得一喝吗?
- 天地壹号的业绩忧愁:北拓计划乏力、多元化进程缓慢 营收连年下滑
- 聚势启航,逐浪之巅!国信证券GTrade+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
- Assertio盘前大涨12.7% 第一财季归母净利同比增99.47%
- 改革化险近一年,辽沈银行首迎业绩考:亏损逾11亿
- 清华大学教授鞠建东:10年40万亿 两千个县办大学
- 出口额增长超700%!这种家用设备,在国外大卖
- 5月10日复盘:A股走出独立行情 主力资金出击10股
- 欧洲核燃料离不开俄罗斯
- 美官方文件删除“不支持台湾独立”等表述,外交部:是非不能歪曲
-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:通过“三个增强、三个塑造”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
- 中健康桥自称拥有独家仿制药:但多处信披存疑
- 徐翔妻子应莹归来:宁波中百上万股东空喜一场
- 紫金矿业收购ST龙净控制权背后:标的方隐藏内控风险
- 央行、银保监会: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
- 针对阳性家庭入户消毒的流程是什么?会损坏贵重物品吗?上海回应
- 东航拟定增募资引进38架飞机,其中C919售价首次披露
- 真实的境外电诈窝点什么样?达不到KPI被罚,想逃跑被群殴
- 搜索
-